声声慢 · 隐括渊明停雲诗

停雲霭霭,八表同昏,尽日时雨濛濛。搔首良朋,门前平陆成江。春醪湛湛独抚,限弥襟、闲饮东窗。空延伫,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再竞春风。日月于征,安得促席从容。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当年事,问几人、亲友似翁。
拼音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原名《胜胜慢》,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据传蒋捷作此慢词倶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蒋氏《九宫谱》注「仙吕调」。吴文英词有「人在小楼」句,名《人在楼上》。。双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平韵者以晁补之、吴文英、王沂孙词为正体,上阕十句,押四平韵,四十九字;下阕九句,押四平韵,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仄韵格者以高观国词为正体,例用入声部韵,以《漱玉词》所用仄韵格最为世所传诵。 渊明《停云》诗:《停云》诗序云:「停云,思亲友也。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全诗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招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岂无他人,念子寔多。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翩翻:四卷本丙集、王诏校刊本、四印斋本倶作「翩翩」。 庭柯:四卷本丙集作「庭树」。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隐括:指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这里是依据陶渊明《停云》诗的内容改写成本词 。
  • 霭霭(ǎi ǎi):云雾密集的样子。
  • 八表同昏:八方都昏暗一片,八表指八方之外极远的地方。
  • 春醪(láo):春酒。
  • 湛湛(zhàn zhàn):清澈的样子。
  • :持,拿着。
  • 限弥襟:满怀愁绪。弥,满;襟,胸怀。
  • 延伫(zhù) :久立等待。
  • 初荣:刚刚开花。
  • 于征:远行。于,语助词;征,行。
  • 促席:彼此坐得很近。促,靠近。
  • 和同:和谐共鸣。

翻译

云雾弥漫天空,八方天地皆陷入一片昏暗之中,一整天都是细雨濛濛下个不停。我满心思念良友,忍不住抓耳挠腮,门前原本平坦的陆地如今都积满雨水成了一片汪洋。我独自拿着那澄清的春酒,满心惆怅,在东窗下自斟自饮。我久久伫立盼望着友人到来,只遗憾我们各自漂泊在南北不同地方,想前去相聚却不知该往何处。

可叹东园里那些美好的树木,刚刚绽放花朵、长出鲜嫩枝叶,又在春风中竞相蓬勃生长。时光不停流转,太阳月亮都在远行,我哪能和好友们促膝长谈,从容相聚。不知从何处翩翩飞来的鸟儿,落在庭院的树上,欢快鸣叫声音和谐。回想起当年那些时光,问问如今世上能有几人像我这般重情念旧,始终牵挂亲友呢 。

赏析

这首词化用陶渊明《停云》诗意,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对友情的深切思念。开篇通过“停云霭霭,八表同昏,尽日时雨濛濛”描绘出一幅阴沉、压抑的氛围画面,为下文思念良友渲染了浓重的愁绪。“搔首良朋”等句直白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想念之情,门前平地成江更增添了与友人相隔的无奈感。下阕中“叹息东园佳树”几句以树木蓬勃生长,时光匆匆流逝,反衬出自己与友人难相聚的遗憾。“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以鸟儿的和谐相处,从侧面突出自己此时得不到友人相伴的孤独。最后“当年事,问几人、亲友似翁”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由对当下的思念延伸到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感慨世间又有多少人像自己这样珍视友情呢,体现了词人在滚滚尘世中对真挚情谊坚守的孤独与渴望,全词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友情的执着,又有对时光流逝的喟叹,展现出辛弃疾作品中除了豪放之外细腻深情的一面。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