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三首时洪都兵变予方种菊东篱有终焉之志因赋此诗
一舸当年发豫章,豚鱼吹浪棹相将。
黄芦夹岸天连海,白雁临关夜有霜。
氛祲秪今干斗极,江湖依旧远岩廊。
悲吟不尽伤秋意,红叶萧萧暮吹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舸 (gě):大船。
-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带。
- 豚鱼:泛指水中的鱼类。
- 氛祲 (fēn jìn):不祥之气,比喻战乱或灾难。
- 斗极:北斗星和北极星,比喻朝廷或国家的中心。
- 岩廊:指朝廷或政府。
- 秪 (zhī):只,仅仅。
翻译
当年我乘着一艘大船从豫章出发,水中的鱼儿在浪花中翻腾,船只相伴而行。黄色的芦苇夹岸生长,仿佛天空与海洋相连,白色的雁群在夜晚飞临关口,霜花在夜空中闪烁。不祥之气如今已触及朝廷,江湖之地依旧远离朝政。我悲吟着,无法尽述这伤秋之情,红叶在萧萧的晚风中飘落,显得格外悠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豫章出发的旅途景象,通过“豚鱼吹浪”、“黄芦夹岸”、“白雁临关”等自然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秋日的凄凉。诗中“氛祲秪今干斗极,江湖依旧远岩廊”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远离朝政的无奈。结尾的“悲吟不尽伤秋意,红叶萧萧暮吹长”则深化了诗人对秋日哀愁的感受,红叶与晚风共同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春兴八首 》 —— [ 明 ] 黄佐
- 《 汤文明惠并头葵花二株口占十绝 其十 》 —— [ 明 ] 黄佐
- 《 梦后闻梅花香甚走笔二首 》 —— [ 明 ] 黄佐
- 《 归自京师赴常斋钟子夜宴二首 》 —— [ 明 ] 黄佐
- 《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 —— [ 明 ] 黄佐
- 《 瑟调曲四首寿陈天游府尹 》 —— [ 明 ] 黄佐
- 《 白莲二首 》 —— [ 明 ] 黄佐
- 《 厅前槐树歌为少傅蒋公赋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