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志二十首

· 黄佐
今兹复来兹,愿言美禾麦。 饱食轻寸阴,何由崇明德。 日月驰光辉,中自为蝥贼。 天下归其仁,颜生惟自克。 芟除若不早,斤斧何嗟及。 今我长兢兢,雷声在渊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寸阴:短暂的时间。
  • :推崇,提高。
  • 明德:高尚的品德。
  • 蝥贼:害虫,比喻内心的恶念或不良因素。
  • 颜生:指颜回,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
  • 自克:自我克制,自我约束。
  • 芟除:除去,铲除。
  • 斤斧:斧头,比喻果断的措施。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 渊默:深沉的沉默。

翻译

如今再次来到这里,我愿祈求庄稼丰收。 吃饱饭后,我不敢浪费片刻光阴, 但如何能提升我的高尚品德呢? 日月不停地运转,我内心却有害虫滋生。 如果天下能归于仁爱,颜回也只能自我克制。 如果不尽早铲除这些害虫, 到时再怎么用斧头也来不及了。 我现在总是小心翼翼, 就像雷声在深渊中沉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提升个人品德的渴望和对于时间流逝的紧迫感。诗中,“美禾麦”象征着丰收和美好的愿望,而“饱食轻寸阴”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的珍惜。通过“日月驰光辉”与“中自为蝥贼”的对比,诗人揭示了内心恶念的滋生,强调了自我克制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兢兢”和“渊默”来形容自己的谨慎和深沉,表达了一种内省和自我警醒的态度。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