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元日次韵

边臣复套谏书稀,天子纶音诏弼违。 三正欢传宸断是,千官应悟众言非。 青霄日暖黄金殿,紫塞春从碧玉扉。 从此华夷歌圣泽,五云长拥六龙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此处指明代的某一年。
  • 元日:农历新年第一天。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边臣:指边疆的官员。
  • 复套:再次提出或重复使用。
  • 谏书:向君主进谏的文书。
  • 纶音:皇帝的诏令。
  • 诏弼违:下诏纠正错误。
  • 三正:指天地人三才,也指正月初一。
  • 宸断:帝王的决断。
  • 千官:众多官员。
  • 紫塞:指长城,因长城边塞多紫色泥土,故称紫塞。
  • 碧玉扉:碧玉做的门,形容宫殿的华美。
  • 华夷:指中原与边疆,或指汉族与少数民族。
  • 圣泽:皇帝的恩泽。
  •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六龙:古代传说中天子的六匹马,象征天子。

翻译

边疆的官员再次提出建议,但进谏的文书已经很少了,皇帝下达诏令纠正错误。正月初一,人们欢庆皇帝的决断是正确的,众多官员应该明白众人的言论是错误的。在温暖的阳光下,黄金殿显得格外辉煌,长城边塞的春天也透过碧玉门扉传来。从此,中原与边疆共同歌颂皇帝的恩泽,五彩祥云常伴六龙飞翔,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戊申年元日的盛况,通过边臣的谏书与皇帝的决断,展现了朝廷的清明与国家的繁荣。诗中“青霄日暖黄金殿,紫塞春从碧玉扉”一句,以华丽的意象描绘了皇宫的辉煌与边疆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