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除夕次郑谏议于野韵

今宵宫漏刻将稀,旅食清朝壮志违。 自少疏狂无一是,明朝安得转多非。 春云新院低临幕,芳草故园半掩扉。 天上归期还未卜,乡心先寄使骖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宫漏:古代宫中计时器,借指时间。
  • 刻将稀:时间即将过去,指夜晚将尽。
  • 旅食:在外地谋生或寄居。
  • 清朝:清晨。
  • 壮志违:壮志未酬。
  • 疏狂:放纵不羁。
  • 明朝:明天。
  • 安得:怎能。
  • 新院:新居。
  • 低临幕:低垂的帷幕。
  • 故园:故乡。
  • 半掩扉:门半开着,形容无人居住。
  • 天上归期:指天意或命运所决定的归期。
  • 未卜:不可预知。
  • 乡心:思乡之情。
  • 使骖飞:使者的马车飞驰,比喻急切的心情。

翻译

今夜宫中的漏刻声渐渐稀疏,意味着时间即将流逝,我在外谋生,清晨的时光里,我的壮志未能实现。

自小放纵不羁,至今一事无成,明天又怎能突然变得事事顺遂呢?

春天的云朵低垂在新居的帷幕旁,芳草覆盖的故乡半掩着门扉,显得空无一人。

天意所决定的归期尚不可知,但我的思乡之情已经急切地寄托在使者的马车上了,希望它能飞驰带我回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宫漏刻将稀”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旅食清朝壮志违”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壮志未酬的遗憾。后两句则通过“疏狂无一是”与“明朝安得转多非”的自嘲,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诗的下半部分,通过描绘春云、芳草等自然景象,以及“天上归期未卜”的忧虑,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