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岵侍御至攸县有书寄答之

二十馀年赋索居,各天消息隔双鱼。 风尘易掷青山老,岁月堪怜白发疏。 秋影忽来何处雁,霁光疑把故人徐。 寒潭潦尽烟凝紫,忍负深谈一榻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居:孤独地生活。
  • 各天:各自的天空,指相隔遥远。
  • 双鱼:古代用来传递书信的木鱼,这里指书信。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青山老:指岁月流逝,人逐渐老去。
  • 白发疏:白发稀疏,形容年老。
  • 秋影:秋天的影子,指秋天的景象。
  • 霁光:雨后天晴的光线。
  • 故人徐:故人慢慢到来。
  • 寒潭:寒冷的潭水。
  • 潦尽:积水干涸。
  • 烟凝紫:烟雾凝结成紫色,形容景色幽美。
  • 深谈:深入的交谈。
  • 一榻馀:一张床的余地,指准备好的接待。

翻译

二十多年来孤独地生活,各自的天空隔绝了书信的消息。 世俗的纷扰容易让人忘记青山,岁月流逝,白发稀疏,令人怜惜。 秋天的景象突然出现,不知是哪里的大雁飞来, 雨后天晴的光线似乎带来了故人慢慢到来的消息。 寒冷的潭水积水干涸,烟雾凝结成紫色, 怎能忍心辜负这深入交谈的一张床的余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久别友人的思念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二十馀年赋索居”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长期分离的孤独生活,“各天消息隔双鱼”则进一步以书信难通来象征彼此的隔阂。后句通过对“风尘”、“青山老”、“白发疏”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无奈与哀愁。末句以“秋影”、“霁光”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寄托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以及对重逢时深入交谈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黄公辅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 5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