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泉纪游次京兆陈公韵
飞盖龙丘阳,投辖鹤台阴。
泰泉閟真源,乘秋可高寻。
烟萝开野酌,寒翠生衣襟。
采蒲历窈窕,怀菊经崎嵚。
安期与崔公,千载同素心。
云螭一以驾,碧山苔藓深。
松风如有情,飋飋瑶华音。
因之抚元化,庶以求吾忱。
于穆谅在兹,鱼鸟自飞沉。
晤言得真筌,万象居然森。
白驹倏难絷,伫望空遥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盖:指车盖,这里代指车辆。
- 龙丘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投辖:指停车,辖是车轴的末端,投辖即停车。
- 鹤台阴: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泰泉:地名,指泰泉山。
- 閟(bì):关闭,隐藏。
- 烟萝:指烟雾缭绕的藤萝。
- 寒翠:指山中的冷翠色。
- 采蒲:采摘蒲草。
- 窈窕:形容山路曲折深远。
- 怀菊:指怀念菊花,或指采摘菊花。
- 崎嵚(qí qīn):形容山路险峻。
- 安期:指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崔公:指崔颢,唐代诗人。
- 素心:纯洁的心。
- 云螭(chī):传说中的神龙。
- 飋飋(sè sè):形容风声。
- 瑶华音:美玉般的声音,这里形容风声悦耳。
- 元化:指自然的变化。
- 于穆:赞叹词,表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晤言:指与自然对话。
- 真筌(quán):真实的体验或领悟。
- 万象:指世间万物。
- 白驹:指时间,比喻时间过得快。
- 遥岑:远山。
翻译
驾车至龙丘阳,停车于鹤台阴。泰泉隐藏着真正的源头,乘着秋意可以高远地寻觅。烟雾缭绕的藤萝间开启了野外的酒宴,山中的冷翠色浸透了衣襟。采摘蒲草,历经曲折的山路,怀念菊花,经过险峻的山岭。安期生与崔颢,千年以来都有着纯洁的心。云中的神龙一旦驾驭,碧绿的山上苔藓深邃。松风似乎有情,发出悦耳的风声。因此抚摸自然的变化,希望能找到我的真诚。对这美景的赞叹确实在此,鱼儿和鸟儿自在地飞翔沉浮。与自然对话,得到了真实的体验,世间万物居然如此繁盛。时间如白驹过隙,难以捉摸,只能凝望远方的山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秋日游泰泉山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诗中“泰泉閟真源,乘秋可高寻”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泰泉山神秘之美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对生命本源的探寻。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烟萝开野酌,寒翠生衣襟”等,进一步以景生情,以情入理,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感秋三首时洪都兵变予方种菊东篱有终焉之志因赋此诗 》 —— [ 明 ] 黄佐
- 《 子夜四时歌八首 》 —— [ 明 ] 黄佐
- 《 秋日草堂承岑蒲谷方伯见过作长句见贻次韵奉答 》 —— [ 明 ] 黄佐
- 《 春兴和邓沃泉韵 》 —— [ 明 ] 黄佐
- 《 粤台怀古四首分韵得幽字 》 —— [ 明 ] 黄佐
- 《 腊月立春感怀次梁南皋韵三首 》 —— [ 明 ] 黄佐
- 《 郊祀斋居大兴隆寺与懋贤举之绳武三太史同赋二首得旗字 》 —— [ 明 ] 黄佐
- 《 南江卷为冯侍御子仁题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