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冬重过古囊

净域何销歇,禅门困是空。 一灯山月下,孤钵野云中。 栋桡埋秋草,塔危带夕鸿。 终期扫坛级,来上辟支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净域:指清净的佛寺或修行之地。
  • 销歇:消失,停止。
  • 禅门:指佛教,特别是禅宗。
  • 孤钵:指僧侣的饭碗,象征孤独的修行生活。
  • 栋桡:指房屋的梁柱,这里形容寺庙的破败。
  • 塔危:塔显得危险,可能指塔的破旧或倾斜。
  • 辟支宫:辟支佛的宫殿,辟支佛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成就者。

翻译

清净的修行之地为何如此荒凉,禅宗的门庭空空如也。 在山月下只有一盏孤灯,野云中孤独的僧侣手持饭碗。 寺庙的梁柱被秋草掩埋,塔显得危险,夕阳下有大雁飞过。 最终期望能扫清坛级,来到辟支佛的宫殿朝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寺庙景象,通过对“净域”、“禅门”、“孤钵”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地的感慨。诗中“一灯山月下,孤钵野云中”形成了强烈的孤独与寂静的对比,而“栋桡埋秋草,塔危带夕鸿”则进一步加深了寺庙的荒废与凄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修行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够净化心灵,达到辟支佛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