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冬重过古囊

不到囊山上,于今十二年。 路迷荒草里,寺没古松前。 何处来清磬,空山眷法筵。 倭奴频作祟,无地可安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丑: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囊山:地名,具体位置需要根据历史资料确定。
  • (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佛教法事中。
  • 法筵:佛教中指讲经说法的场所。
  • 倭奴:古代对日本人的贬称。
  • (suì):作祟,指鬼神给人带来灾祸。
  • 安禅:佛教用语,指安心修行。

翻译

自从上次离开囊山,至今已有十二年。 我迷失在荒草丛生的路上,古寺已隐没在古老的松树前。 不知何处传来了清脆的磬声,空旷的山谷中回荡着对法筵的眷恋。 倭寇频频作乱,让人无处安心修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不到囊山上,于今十二年”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囊山的思念。“路迷荒草里,寺没古松前”描绘了诗人重返囊山时的荒凉景象,透露出一种沧桑感。后两句“何处来清磬,空山眷法筵”则通过磬声和法筵的意象,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最后一句“倭奴频作祟,无地可安禅”直抒胸臆,揭示了倭寇作乱给佛教修行带来的困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