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讼还南京赋

· 黄淮
归来犹未脱南冠,羞见萧萧鬓影斑。 今是昨非须改辙,跋前㚄后敢辞艰。 乡书难向愁边写,亲舍时从梦里还。 仰荷圣明同日月,愚衷应在照临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冠:古代南方人戴的帽子,这里指囚犯的帽子。
  • 鬓影斑:鬓角的头发斑白,形容年老。
  • 今是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 改辙:改变道路,比喻改变行为或方法。
  • 跋前㚄后(bá qián zhì hòu):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 亲舍:家乡的房屋,代指家乡。
  • 仰荷:仰望和感激。
  • 圣明:指皇帝,这里指明朝的皇帝。
  • 愚衷:谦辞,指自己的忠诚和心意。

翻译

归来时仍未脱下囚犯的帽子,羞愧地看到自己鬓角的头发已经斑白。 现在认识到过去是错误的,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尽管处境艰难,进退两难,但我不敢推辞艰难。 乡愁难以在忧愁中书写,家乡的景象时常在梦中重现。 我仰望并感激皇帝的圣明如同日月,我的忠诚和心意应该在皇帝的照耀和关怀之下。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黄淮在经历困境后的自省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南冠”和“鬓影斑”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困境和岁月的痕迹,而“今是昨非”和“改辙”则显示了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决心改变。后两句通过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皇帝的感激,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皇帝的忠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忠诚。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