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朝欢亨衢陟明歌

· 杨慎
秋尽汀洲苹未歇。掩映荻花相向折。一枝好赠朝天人,还如鳷鹊楼前雪。琼凹连玉凸。五城边银为宫阙。墀声寒,非烟丛里,卿蔼瑞云缬。 五马骄嘶虬漏彻。鞘静佩鸣鹓簉列。朱衣引队奏彤帏,天言清问尧阶切。俞音传衮鷩。赐金增秩干旄孑。把勋名,昭回青简,身许稷和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亨衢:指通衢大道,比喻仕途顺利。
  • 陟明:提升显明,指得到提拔。
  • 汀洲:水边的小洲。
  • :一种水生植物。
  • 荻花:荻草的花,荻是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
  • 鳷鹊楼:古代楼名,此处象征高贵之地。
  • 琼凹玉凸:比喻美丽的景象。
  • 五城:神话中的地名,指仙境。
  • 墀声:台阶的声音。
  • 非烟:非同寻常的烟雾,比喻祥瑞之气。
  • 卿蔼:美好的云气。
  • 瑞云缬:吉祥的云彩。
  • 五马:指五匹马,古代官员的交通工具。
  • 虬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
  • 鞘静:刀鞘静止,指剑未出鞘。
  • 佩鸣:佩玉的声音。
  • 鹓簉:古代官员的行列。
  • 彤帏:红色的帷幕,指皇宫。
  • 天言:皇帝的话。
  • 清问:清明的询问。
  • 尧阶:尧帝的台阶,比喻皇帝的御座。
  • 俞音:皇帝的赞许声。
  • 衮鷩:古代皇帝的礼服。
  • 赐金增秩:赐予金钱和提升官职。
  • 干旄:古代的一种旗帜,代表官职。
  • :孤独的样子。
  • 昭回:显赫回旋。
  • 青简:古代的文书,此处指史册。
  • 身许:立志。
  • 稷和契:古代的贤臣。

翻译

秋天的尽头,水边的小洲上苹草还未凋谢。荻花掩映,相互交折。这样的一枝花好比是献给朝见天子的人,就像鳷鹊楼前的雪一样纯洁。美丽的景象连绵不断,五城边上银色的宫阙闪耀。台阶上的声音带着寒意,非同寻常的烟雾中,美好的云气如同吉祥的云彩般缬绕。

五匹马骄傲地嘶鸣,时间已经过去。剑未出鞘,佩玉的声音清脆,官员们整齐地排列。红色的帷幕前,朱衣官员引领着队伍,皇帝清明的询问如同尧帝的台阶一样切近。皇帝的赞许声传来,赐予金钱和提升官职,官职的旗帜孤独地飘扬。将功名显赫地回旋在史册上,立志成为像稷和契那样的贤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官员朝见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展现了仕途的荣耀和皇帝的恩宠。诗中“秋尽汀洲苹未歇”等句,以自然景象映衬出官员的清高与纯洁。后文通过“五马骄嘶”、“鞘静佩鸣”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朝见的庄严与隆重。结尾处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和对成为贤臣的向往,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道德理想。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