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词六首

· 黄佐
凤野传清跸,龙旌逼绛霄。 风雷随鼓角,日月耀金貂。 跃马宜春苑,呼鹰织锦桥。 何如穆天子,空赋《白云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野:指京城或朝廷。
  • 清跸:古代帝王出行时,清扫道路,禁止行人,以示尊贵。
  • 龙旌:古代帝王用的旗帜,上面画有龙形。
  • 绛霄:指天空,也比喻朝廷。
  •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发号施令的鼓和号角。
  • 金貂:古代皇帝近侍官员的冠饰,也用以代指近臣或贵族。
  • 宜春苑:古代皇家园林名,这里指皇家游乐之地。
  • 织锦桥:可能指某种华丽的桥梁,也可能是指皇家园林中的桥梁。
  • 穆天子:指周穆王,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以巡游天下著称。
  • 《白云谣》:古代歌谣,相传为周穆王所作,表达了对远游的向往。

翻译

在京城传来了帝王出行的清跸声,龙形的旗帜似乎要逼近天空。 风雷伴随着鼓角声,日月照耀着金貂冠饰。 在宜春苑中跃马,在织锦桥上呼鹰。 这样的景象,比起周穆王空自吟咏《白云谣》,又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帝王出行的盛况,通过“凤野”、“龙旌”、“鼓角”、“金貂”等词语,展现了皇家威严和壮丽的场面。诗中“跃马宜春苑,呼鹰织锦桥”进一步以具体的皇家游乐场景,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感。结尾通过对比“穆天子”与“《白云谣》”,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的思考,暗示了对于现实繁华的超越和对远游理想的向往。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