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小山之任上虞

握璧谁知己,调兰我自亲。 几逢金阙里,重到玉桥滨。 双鬓怑为客,一官幸到身。 传经宫保旧,结绶汉恩新。 尧日明三极,舜云护四邻。 竹符光启润,花坞暗藏春。 枳棘锄将尽,凤鸾栖有神。 徵书还欲下,未可负兹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握璧:手持玉璧,比喻珍视人才。
  • 调兰:调和兰花,比喻培养人才。
  • 金阙:皇宫的美称。
  • 玉桥:美丽的桥梁,常用来比喻通往美好地方的路。
  • (bàn):忧愁。
  • 传经:传授经典或知识。
  • 宫保: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高级官员。
  • 结绶:系结印章的丝带,比喻做官。
  • 汉恩:汉朝的恩典,泛指皇帝的恩赐。
  • 尧日:比喻太平盛世。
  • 舜云:比喻贤明的君主。
  • 竹符:古代用竹制的符信,这里指任命文书。
  • 花坞:花坛,这里指美丽的园林。
  • 枳棘:多刺的树,比喻困难或障碍。
  • 凤鸾:凤凰和鸾鸟,比喻贤才。
  • 徵书:征召的文书。

翻译

谁来珍视我手中的人才,我自会亲自培养他们。几次在皇宫中相遇,又重回到美丽的桥梁旁。双鬓因忧愁而斑白,幸好一身官职尚在。传授经典,宫保的旧恩,结绶做官,汉朝的新恩。如尧日般明朗的三极,如舜云般庇护四邻。任命文书闪耀着光泽,美丽的园林中春天悄然藏匿。将障碍一一铲除,凤凰和鸾鸟在此栖息有神。征召的文书即将下达,不可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珍视与培养,以及对官职和皇恩的感激。诗中通过“握璧”、“调兰”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同时,通过“金阙”、“玉桥”等描绘,勾勒出一幅宫廷与美景交织的画面。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未来征召的期待,以及不负时光的决心,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