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三首赠胡承之归关中

· 黄佐
巾车返初服,淩晨发京洛。 引顾咸阳道,云山互参错。 威夷眄三涂,嵚岑辨二岳。 草树郁仟仟,沟塍纷漠漠。 霞日映宫雉,明灭见城郭。 行子归旧疆,园田惧芜落。 庄生傲柴栅,台公愿藜藿。 已蠲原宪耻,无论启期乐。 道因傥来悟,心泯然疑作。 达士有遗矩,卷舒在龙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巾车:古代一种有帷幕的车子,多供妇女乘坐。
  • 淩晨:凌晨,天快亮的时候。
  • 咸阳道:通往咸阳的道路,咸阳是古代秦国的都城。
  • 威夷:形容山势险峻。
  • 嵚岑:形容山峰高耸。
  • 二岳: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 仟仟:形容草木茂盛。
  • 沟塍:田间的水沟和田埂。
  • 漠漠:形容分布或布满的样子。
  • 宫雉:宫墙。
  • 明灭:忽隐忽现。
  • 园田:田园。
  • 芜落:荒芜,衰败。
  • 柴栅:用树枝或竹子编成的篱笆。
  • 藜藿:指粗劣的食物。
  • 原宪耻: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以清贫著称,这里指清贫的生活。
  • 启期乐:指简单的快乐。
  • 傥来:偶然得到。
  • 泯然:消失的样子。
  • 龙蠖:比喻隐居或暂处困境。

翻译

乘坐着有帷幕的车子,我在天快亮时从京城出发。回望通往咸阳的道路,云雾缭绕的山峦交错。山势险峻,我眺望着通往三涂的道路,高耸的山峰让我辨认出东岳和西岳。草木郁郁葱葱,田间的水沟和田埂布满视野。霞光映照在宫墙上,城郭的轮廓忽隐忽现。作为行人,我回到了故乡,担心田园会荒芜衰败。庄子傲然于简陋的柴栅之中,台公满足于粗劣的食物。我已经不再以清贫为耻,无论简单的快乐与否。道义因偶然的领悟而明白,心中的疑惑消失。达士有其遗留下来的规矩,如同龙和蠖一样,或隐或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返回故乡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云山、草树、沟塍等,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美景。同时,通过对庄子、台公等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接受和对道义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