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拟去妇词

· 黄淮
落红万点委苍苔。春事半尘埃。满怀愁绪知多少,思量遍、无计安排。好似风中飞絮,时时拂去还来。 当年鱼水正和谐。两意绝嫌猜。谁知命薄多乖阻,箫声远、零落天涯。破镜终期再合,梦魂长绕阳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红:落花。
  • :堆积。
  • 苍苔:青苔。
  • 春事:春天的景象或活动。
  • 尘埃:尘土,比喻事物的消逝或衰败。
  • 无计安排:没有办法安排或解决。
  • 风中飞絮:比喻飘泊无定的境遇。
  • 鱼水:比喻关系亲密无间。
  • 和谐:和睦,融洽。
  • 两意绝嫌猜:双方心意完全一致,没有猜疑。
  • 乖阻:不顺,阻碍。
  • 箫声远:箫声遥远,比喻离别或思念。
  • 零落天涯:四处漂泊,无依无靠。
  • 破镜终期再合:比喻夫妻分离后终将重聚。
  • 梦魂长绕阳台:梦中魂魄常在阳台徘徊,指思念之情深长。

翻译

万点落花堆积在青苔之上,春天的美景已半数被尘埃覆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思来想去,却找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就像风中的飞絮,不断地被吹走,又不断地飘回来。

当年我们的关系如同鱼水般和谐,彼此间没有任何猜疑。谁知命运多舛,遭遇重重阻碍,箫声渐远,我孤独地漂泊在天涯。虽然如今我们如同破镜,但我坚信终有一天能够重圆,我的梦魂长久地在阳台徘徊,思念着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被离弃的妇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诗中运用了“落红”、“风中飞絮”等意象,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和无助。同时,“鱼水和谐”、“破镜再合”等比喻,巧妙地展现了她对过去幸福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重聚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词人黄淮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