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十月再会同年陈戚畹宅

曾缀金闺籍,欣联玉露卮。 杏花三月宴,蓂荚八年期。 文采当朝彦,章缝此会奇。 同心何所愿,随分答明时。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寅: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具体指明代的一个壬寅年。
  • 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的人,这里指同一年考中进士的朋友。
  • 陈戚畹: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金闺籍:指朝廷的官籍,金闺即朝廷。
  • 玉露卮:玉制的酒杯,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器。
  • 杏花三月宴:指春天杏花盛开时的宴会。
  • 蓂荚(míng ji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每月初一至十五,每天生一荚,十六以后,每天落一荚,用来记日期。
  • 八年期:指八年的时间。
  • 文采当朝彦:指当时朝廷中有才华的文士。
  • 章缝:指文章的结构和缝合,比喻文章的组织和构思。
  • 随分:按照自己的本分或能力。
  • 明时:指明君治理下的时代。

翻译

曾在朝廷的官籍上并列,欣喜地举杯共饮玉露酒。 春天杏花盛开时我们曾共宴,转眼已是八年时光。 我们都是当时朝廷中有才华的文士,这次聚会真是难得。 我们共同的愿望是什么?就是尽自己的本分,回应这个明君治理的时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与同年进士陈戚畹重逢的喜悦,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金闺籍”、“玉露卮”等词语描绘了他们曾经的荣耀和欢聚,而“杏花三月宴”、“蓂荚八年期”则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愿望,即在明君的治理下,尽自己的职责,为时代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