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舍使事毕将便还姑苏托兴赋此赠之

倾盖逢中舍,停杯问洞庭。 扁舟逐海月,几日到沧溟。 僩尔乘槎使,邦人负弩迎。 早闻侍书召,夜梦笔花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倾盖:指初次见面,倾盖如故,形容一见如故。
  • 扁舟:小船。
  • 僩尔:形容迅速。
  • 乘槎:乘坐竹筏或木筏,比喻远行。
  • 邦人:同乡,同国的人。
  • 负弩:背负弓箭,表示迎接的礼节。
  • 侍书:官职名,负责书写文书。
  • 笔花生:比喻文思泉涌,创作灵感丰富。

翻译

初次遇见中舍,举杯询问洞庭湖的近况。 你乘坐小船追逐海上的月亮,何时才能到达广阔的海洋? 你迅速地乘坐竹筏出发,同乡们背着弓箭热情迎接。 早先听说你被召去担任侍书的职务,夜晚梦见笔下生花,文思泉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湛若水与中舍初次相遇的情景,以及对中舍即将远行的祝愿和期待。诗中“倾盖逢中舍”一句,即表达了诗人对中舍一见如故的情感。后文通过对中舍远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旅途的壮阔与同乡的热情。结尾的“夜梦笔花生”则寓意中舍在未来的仕途中能够才华横溢,成就非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