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板筑:古代建筑时用来夯实地基的工具,这里指从事建筑工作。
- 心期:心中期待或向往。
- 鹿洞: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是诗人心中向往的地方。
- 凿池:挖掘池塘。
- 新月:月初的月亮,形状如钩。
- 伐竹:砍伐竹子。
- 全天:完整的天空。
- 翠嶂:青翠的山峰。
- 高阁:高大的楼阁。
- 黄云:黄色的云,可能指夕阳下的云彩。
- 小轩:小巧的亭子或房间。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癸亥: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这里指某一年的具体时间。
翻译
从事建筑并非我所愿,我心中向往的是鹿洞前的景致。 挖掘池塘,新月映照其中,砍伐竹子,可见完整的天空。 青翠的山峰环绕着高大的楼阁,黄色的云彩对着小巧的亭子。 正值仲冬时节,癸亥年,我以这首短诗记录我的岁月。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板筑”与“心期鹿洞前”的生活,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后两句描绘的自然景色,如“凿池得新月,伐竹见全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结尾点明时间,以诗记年,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寄陈所素暨宅上诸亲 》 —— [ 明 ] 湛若水
- 《 金陵八咏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寄梁海屋 》 —— [ 明 ] 湛若水
- 《 再用紫岩公宅会韵兼示同志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符生士亨还南昌三章 》 —— [ 明 ] 湛若水
- 《 贺明府林敦所先生六十一华诞歌 》 —— [ 明 ] 湛若水
- 《 游南岳途中晚枕念丹山少汾月朔至今六日渺无来耗作歌迟之二章 》 —— [ 明 ] 湛若水
- 《 精舍甫成寄怀觉山侍御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