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介溪太宰灵谷寺见寄二首

遥忆羊肠路,初行未觉通。 前途须自到,真境与人逢。 五字闻孤唱,三更梦远峰。 诸天在云外,风送隔山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太宰:古代官名,相当于宰相。
  • 灵谷寺:位于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羊肠路:形容道路曲折狭窄。
  • 真境:真实的境界或景象。
  • 五字:指五言诗。
  • 孤唱:独自吟咏。
  • 三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三更约为晚上11点到1点。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神。
  • 隔山钟:山那边的钟声。

翻译

遥想那羊肠小道,初次行走时未觉其通达。 前方的路途需亲自走过,真实的境界才能与人相遇。 听到你独自吟咏的五言诗,我在三更时分梦见了遥远的山峰。 天界的众神仿佛在云外,风中传来山那边的钟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遥想和梦境,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和真实境界的向往。诗中“羊肠路”和“真境”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着未知的挑战,后者则是诗人追求的目标。后两句通过“孤唱”和“梦远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渴望,而“诸天在云外,风送隔山钟”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