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感应:这里指心灵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有无几:意指这种感应是否存在,或者有多深。
翻译
窗中看不到月亮,但月亮一升起,窗便生出了白光。 试问窗中的客人,你能否感受到这月光的存在,这种心灵与外界的微妙联系又有多少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窗与月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关系。诗中“窗中不见月,月到窗生白”巧妙地表达了月光的神奇力量,即使看不见月亮,月光依然能透过窗户,带来光明。后两句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感应的深刻理解和探索。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二年十一月和暖如春上游观上苑召侍臣危素宋濂詹同吴琳及观等赐宴于奉天门东紫阁蒙御制一序赐之曰卿等各赋一诗以述今日之乐观诗曰 》 —— [ 明 ] 魏观
- 《 春台惠纪 》 —— [ 明 ] 霍与瑕
- 《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 —— [ 金 ] 元好问
- 《 丁酉仲冬即景十六首雪水煎茶 》 —— [ 元 ] 叶颙
- 《 送云扶妹归扬州 》 —— [ 清 ] 袁机
- 《 同治十年仲冬消寒第三集岘樵前辈扮东老屋时前辈方钩校韵学因属木夫作此图居无何遂闻备兵巩秦阶之命明年仲春图成乃使南皮张之洞题诗上方为作长歌纪之 》 —— [ 清 ] 张之洞
- 《 孤愤吟十三首 》 —— [ 宋 ] 高斯得
- 《 秋官副郎张君允清奉诏归侍其严君天方大夫仲冬七月适遇七十有八华诞之辰予忝旧知诗以侑寿觞焉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