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会林氏贞则堂

贞则谁为氏,褒荣帝制新。 阃仪垂翼子,妇道出群伦。 凤去孤鸾老,奁虚破镜尘。 端溪可比德,千古不缁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贞则:指坚守贞节和道德准则。
  • 褒荣:褒奖和荣耀。
  • 帝制:帝王的制度或命令。
  • 阃仪:指家庭中的规矩和礼仪。
  • 垂翼子:比喻教育子孙。
  • 妇道:指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 群伦:众人之中。
  • 凤去孤鸾老:比喻丈夫去世后,妻子孤独终老。
  • (lián):古代妇女存放梳妆用品的匣子。
  • 破镜尘:比喻夫妻分离,如同破碎的镜子蒙上尘埃。
  • 端溪:地名,这里可能指清澈的溪水。
  • 缁磷:指黑色和磷光,比喻污点和瑕疵。

翻译

贞节和道德准则由谁来命名?皇帝的新制赋予了它荣耀。 家庭中的规矩和礼仪教育着子孙,妇女的道德超越了众人。 凤凰离去,孤独的鸾鸟老去,妆匣空空,破镜上积满了尘埃。 端溪的水清澈如德,历经千古仍无污点。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林氏家族中妇女的贞节和道德,通过皇帝的褒奖和荣耀来强调其重要性。诗中运用了凤凰、鸾鸟、破镜等象征性意象,描绘了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的孤独和坚守。结尾以端溪的清澈比喻德行的纯净,表达了对于这种美德的永恒赞美。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