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一日游祈泽寺即席用旧韵示刘盛夏李陈谢方二王诸生
小寺寻春草路微,春花春日静相晖。
好花到眼愁应破,真赏于人天不违。
风日深林啼鸟过,晴光满院游丝飞。
当时风浴缘何事,只领春香两袖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祈泽寺:寺庙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即席:当场。
- 旧韵:指以前用过的韵脚。
- 诸生:指学生。
- 晖:阳光。
- 真赏:真正的欣赏或赏识。
- 游丝:飘动的细丝,常指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
- 风浴:在风中沐浴,比喻在自然中感受。
翻译
在三月二十一日,我游览了祈泽寺,并当场用旧韵写下这首诗,赠给刘盛夏、李陈谢方二王等学生。
我在这小寺中寻找春天的踪迹,草地上的小路隐约可见,春天的花朵在春日的阳光下静静地闪耀。 美丽的花朵映入眼帘,忧愁似乎也随之消散,真正的欣赏是人与天意不违背的。 风和日丽,深林中的鸟儿啼叫着飞过,晴朗的光线洒满院子,游丝在空中飘飞。 回想当时在风中沐浴的情景,究竟是为了何事呢?只是带着两袖春天的香气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寺庙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好花到眼愁应破”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自然之美能够治愈心灵的力量。结尾的“只领春香两袖归”则带有淡淡的禅意,暗示了诗人从自然中得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有心灵上的净化和满足。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承广西大巡东逵陈侍御下车之初即致书来问盖公学出于蒋道林有渊源矣以此正己格物而风俗化矣小诗奉寄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刘安峰方伯考满之京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和吴藤川再至天关用旧韵三首因示诸生 》 —— [ 明 ] 湛若水
- 《 代简答沈艾陵监丞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过十八滩 》 —— [ 明 ] 湛若水
- 《 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赠侍御钝庵何君升任德安府太守诗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潘黄门出关宿坡垒之作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