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桥

· 张诩
一水通沧海,长虹跨碧川。 往来多犊载,去住或渔船。 百货日中市,千金酒处捐。 风前歌窈窕,月下舞婵娟。 烽火何年起,纷华一旦迁。 平铺疑鹊翼,驱使借神鞭。 风景依稀是,欢娱不似前。 一间亭子里,胜迹有碑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犊载:指载货的小船。
  • 酒处捐:指在酒肆中花费大量金钱。
  •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 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乱。
  • 纷华:繁华热闹。
  • 鹊翼:比喻桥的形状像鹊的翅膀。
  • 神鞭:神话中驱赶事物的鞭子,这里比喻桥的作用。
  • 依稀:仿佛,隐约。
  • 碑镌:刻有文字的石碑。

翻译

一条水流直通沧海,长长的彩虹横跨碧绿的河流。来来往往的船只多载着货物,有的去有的来,或是渔船。白天的市场上摆满了各种商品,酒肆中花费千金。风中传来女子悠扬的歌声,月光下有美丽的女子舞蹈。战火不知何时开始,繁华热闹突然改变。桥面平坦像是鹊的翅膀,它的驱使仿佛借助了神鞭。风景依旧,但欢乐已不如从前。一座亭子中,有刻着胜迹的石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座桥及其周边的景象,通过对比繁华与战乱,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一水通沧海,长虹跨碧川”以壮丽的画面开篇,展现了桥的雄伟与水流的广阔。后文通过“烽火何年起,纷华一旦迁”突出了战乱对繁华的破坏,而“风景依稀是,欢娱不似前”则进一步以风景依旧、欢乐不再的对比,加深了时光变迁的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桥及其周边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