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十八滩戏作

如马如人皆石耳,置之滩畔恶涛憎。 若作假山华屋里,主人歌宴日相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流中水浅流急多沙石的地方。
  • :厌恶。
  • 假山:园林中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小山。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歌宴:歌舞宴会。
  • 日相仍:天天如此,连续不断。

翻译

无论是像马还是像人,都不过是石头而已,放在滩边,连汹涌的波涛都感到厌恶。如果把这些石头做成假山放在华丽的屋子里,主人就会天天举行歌舞宴会,乐此不疲。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滩边的石头和假山中的石头,讽刺了人们对于自然与人工的不同态度。滩边的石头被波涛厌恶,而一旦被置于人工环境中,便成为人们娱乐的工具。诗中透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人工雕琢的批判。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