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寺

· 张诩
中流砥柱差堪拟,沧海遗珠亦浪猜。 隐约龙宫开栋宇,分明弱水限蓬莱。 诗人错咏金山寺,佛子惟登般若台。 来往莫愁风浪恶,禅林自有渡僧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流砥柱: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或力量。
  • 沧海遗珠: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或珍贵的事物。
  • 龙宫:神话中龙王的宫殿。
  • 弱水:古代传说中难以渡过的水域,常用来比喻极远或难以到达的地方。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 般若台:佛教中指修习般若(智慧)的地方。
  • 禅林:指佛教寺院。
  • 渡僧杯:佛教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杯子,能帮助僧人渡过水域。

翻译

这座寺庙犹如中流砥柱,堪比支撑危局的力量,又像是沧海中遗失的珍珠,让人猜测其珍贵。隐约可见龙宫般的建筑,仿佛隔着弱水与蓬莱仙境相望。诗人或许会误将此地比作金山寺,而佛子们则只在此般若台上修行。来往的人们不必担心风浪险恶,因为禅林中自有渡僧杯,能助人平安渡过。

赏析

这首作品以海珠寺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诗中“中流砥柱”和“沧海遗珠”的比喻,既展现了寺庙的坚固与珍贵,又隐喻了其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后文通过“龙宫”、“弱水”、“蓬莱”等神话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超凡脱俗。结尾的“渡僧杯”则巧妙地表达了佛教的慈悲与神奇,使整首诗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和哲理的深邃。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