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其三房云捧抛

亲在松楸下,松楸暮霭中。 望亲存著外,松霭化为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楸(sōng qiū):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 暮霭(mù ǎi):傍晚的雾气。
  • 存著(cún zhù):存在,留存。
  • 化为空:变得虚无。

翻译

站在松树和楸树之下,暮色中的雾气笼罩四周。 我望着亲人留存的地方,松树和雾气似乎都变得虚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楸和暮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松楸”象征着长寿和坚韧,而“暮霭”则增添了一种朦胧和哀愁的氛围。后两句“望亲存著外,松霭化为空”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离去的无尽哀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