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下:古地名,今南京市。
- 雨花:指雨花台,南京名胜之一。
- 天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 台城:指南京的古城墙。
- 清修:指清静修行,这里可能指清静的生活。
- 乱华:指扰乱中华,即国家的混乱。
翻译
在南京的白下,有一座雨花台,雨花飘散,美不胜收,仿佛天花散落万家。然而,长江的水也洗不去台城的遗恨,即使有清静的修行,也无法阻止国家的混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南京雨花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遗恨的感慨和对国家现状的忧虑。诗中“白下一台留雨花”描绘了雨花台的美景,而“天花吹散万人家”则进一步以天花的比喻,形容了雨花的美丽和壮观。后两句则转折,指出即使有这样的美景,也无法消除历史的遗恨和国家的混乱,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忧虑。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和夏桂洲癸巳孟春斋居之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题万竹台 》 —— [ 明 ] 湛若水
- 《 重阳日同骆君举登朱陵洞最高处题名 》 —— [ 明 ] 湛若水
- 《 十一月初七早还与县尹章碧湖 》 —— [ 明 ] 湛若水
- 《 与成孝子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奉诏西苑陪祀谷祇坛舟渡西太液而归因览诸胜次韵张亭溪学士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喜廖子峻堂教崔来修司训至清霞洞 》 —— [ 明 ] 湛若水
- 《 寄题山泉吴兵部号也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