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鹿山人:指蔡君,因其居住在白鹿山,故称。
- 白眼:比喻轻视或不满的眼神。
- 垒磈(lěi kuǐ):比喻心中的块垒或不快。
- 柰:如何,怎样。
- 阳明月:可能是指明亮的月光。
- 天台:指高台,这里可能指观赏月亮的地方。
翻译
白鹿山的那位蔡君,总是带着不满的眼神,你心中的不快我又能如何呢?昨夜梦中与你相遇,在明亮的月光下,我们一同在天台之上歌唱。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白鹿山人蔡君的形象,表达了对其性格的理解和对其情感的共鸣。诗中“白眼多”和“胸中垒磈”形象地描绘了蔡君的性格特点,而“昨宵梦语阳明月,又共天台月底歌”则展现了诗人对蔡君情感的深切体会,以及两人间深厚的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赠张君惟行恕尹温州平阳县 》 —— [ 明 ] 湛若水
- 《 周厚山中丞家鹤产双雏是称瑞鹤为赋此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寄惠州太守史使君 》 —— [ 明 ] 湛若水
- 《 斗潭八景圩上观澜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天关别画赠陈补之衮 》 —— [ 明 ] 湛若水
- 《 已酉三月廿五予卧病潘进士直卿槐告别索予赠言呻吟之间遂成一绝赠之还邕州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方时素杨君极王子敦还乡 》 —— [ 明 ] 湛若水
- 《 晓如惠化洞会送吕汝德书怀兼似刘子实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