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观音岩: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
- 临:靠近,临近。
- 大流:指长江。
- 杨子江:即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 睡虬:比喻江水中的暗流或漩涡,虬(qiú)是一种传说中的龙。
- 怪景:奇异、不寻常的景色。
- 怵目:令人惊恐,怵(chù)。
- 停舟:停船。
翻译
观音岩高高耸立,临近浩瀚的长江, 杨子江深处隐藏着许多如沉睡的龙般的暗流。 千奇百怪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心生惊恐, 过往的行人往往因此想要停下船只,驻足观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观音岩与杨子江的壮丽景色,通过“高临大流”和“多睡虬”形象地展现了地势的险峻与江水的深邃。诗中“怪景千千如怵目”一句,既表达了景色的奇异,又暗示了其震撼人心的力量。结尾的“行人往往欲停舟”则巧妙地传达了行人被美景吸引,不由自主停下脚步的情景,体现了自然景观对人的深刻影响。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再赠李朝芳还潮阳兼简薛竹居连珠吟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潘黄门寿昌河之作二首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前韵送司马莪峰先生考绩癸巳十一月十六日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
- 《 观清溪灵泉书院刻崖石 》 —— [ 明 ] 湛若水
- 《 与郑孔新 》 —— [ 明 ] 湛若水
- 《 隐居西樵三日吟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扬州太守侯君考绩之京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