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怀并引
归溯汉水西,言陟太和巅。
太和高万丈,乌兔疑倒旋。
诸峰亦儿孙,五岳岂比肩。
中多学道侣,相与證真诠。
真诠何可得,依稀守丹田。
夜梦玄帝语,鼓琴宁俟弦。
汝归有馀师,汝师言更玄。
无思与无为,斯言信不偏。
北面终邹鲁,庶几永无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溯:逆流而上。
- 陟:登高。
- 太和:此处指武当山的太和宫,位于山顶。
- 乌兔:古代神话中代表日月之神,乌代表日,兔代表月。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真诠:真理,真谛。
- 丹田:道家修炼内丹的地方,位于脐下三寸。
- 玄帝:道教中的神祇,指玄天上帝。
- 邹鲁:指孔子和孟子的故乡,代指儒家文化。
- 愆:过失,错误。
翻译
归途中逆流而上汉水之西,言谈间登上了太和山的巅峰。 太和山高耸入云,仿佛日月都在此倒转。 周围的山峰如同儿孙一般,五岳也难以与之比肩。 山中有许多修道的人,相互印证着真理。 真理难以捉摸,只能模糊地守护着丹田。 夜晚梦见玄帝对我说,弹琴何须等待琴弦。 你回去后有足够的老师,你的老师言语更加深奥。 无思无为,这句话确实不偏不倚。 最终北面朝拜邹鲁之地,希望永远没有过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太和山的经历与感悟。通过“溯汉水”、“陟太和巅”等动作,展现了作者的旅程与心境。诗中“乌兔疑倒旋”、“五岳岂比肩”等夸张手法,突出了太和山的高大与非凡。后文提及与道侣的交流、玄帝的梦境,以及对儒家文化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儒家思想的尊崇。整首诗融合了山水、道家与儒家元素,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