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思行沙庄呈尊甫南山隐翁三首

· 符锡
短棹辞喧聒,长林坐阒□。 岸明花绕舍,畦暗水通潮。 陶令何曾返,庞公不可招。 未应经世略,老向此中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短棹(zhào):短桨,这里指小船。
  • 喧聒(guō):嘈杂声。
  • (qù):寂静无声。
  • (qí):田地中划分的小区。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曾任彭泽令,后隐居田园。
  • 庞公:指东汉末年的隐士庞德公,他拒绝出仕,隐居山林。
  • 经世略:治理国家的才能和策略。

翻译

我乘坐小船离开了嘈杂之地,坐在长林之中享受着宁静。岸边明亮的阳光下,花朵环绕着房舍;田间的小区在暗淡的光线中,水流与潮汐相通。陶渊明何曾再返回尘世,庞德公这样的隐士也无法被招揽。我或许不应再考虑治理国家的策略,而是应该在这里老去,消磨余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通过对比喧嚣与宁静,明与暗,诗人展现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诗中提到的陶令和庞公,都是历史上的隐士,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也愿意像他们一样,远离纷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