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贞节卷

· 张诩
珠玉携来谁氏卷,烂然照我小西湖。 纲常若论渠贞节,妇辈翻嗟烈丈夫。 绰楔光腾今宅里,丹青谁貌女师模。 休言世道无关系,一发千钧赖此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烂然:明亮耀眼的样子。
  • 纲常:指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 :他,这里指贞节妇女。
  • 绰楔:古代用于表彰的牌坊。
  • 丹青:绘画艺术。
  • 女师模:女子的楷模。
  • 一发千钧:形容情况极其危急,一根头发上吊着千钧重物。

翻译

我携带的这卷珠玉般的诗文,是谁家的杰作?它如此明亮耀眼,照亮了我眼前的小西湖。如果讨论社会伦理道德中的贞节,那么妇女们反而会感叹那些烈性丈夫。表彰的牌坊在今天的宅邸中闪耀着光芒,而绘画艺术中,谁又能描绘出这位女子的楷模形象呢?不要说世道与这些无关,实际上,正是这些微小的力量,如同千钧一发之际,支撑着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贞节妇女的赞美,强调了道德伦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诗中“烂然照我小西湖”形容了诗文的辉煌,而“纲常若论渠贞节”则直接点出了贞节在伦理道德中的地位。后句通过“绰楔光腾”和“丹青谁貌女师模”进一步以具象的方式表彰了贞节妇女的楷模形象。结尾的“一发千钧赖此扶”深刻表达了这些看似微小的道德力量,实则是支撑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对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