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

初月湛微波,轻盈奈若何。 俯手近可拾,仰天光较多。 潆澜浮片玉,散影成双蛾。 渐与浮云隔,无为掩薜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àn):清澈、深沉的意思。
  • 轻盈: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移动的姿态优美。
  • 奈若何:怎么办,如何是好。
  • 潆澜(yíng lán):回旋的水波。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翻译

初升的月亮映照在清澈的江波上,那轻盈的姿态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俯身看去,仿佛近得可以伸手拾起,仰望天空,月光却显得更加明亮繁多。 回旋的江波上浮动着一片似玉的光影,分散的影子如同成双的蛾眉。 渐渐地月亮被浮云隔开,不要让它被薜萝遮挡住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月之景,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诗的首句“初月湛微波”,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初升的月亮映照在江波上的情景,为全诗奠定了静谧的氛围。“轻盈奈若何”一句,通过“轻盈”一词形象地表现出月亮倒影在水中的优美姿态,同时“奈若何”表达出诗人面对此景的感叹。接下来的“俯手近可拾,仰天光较多”,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月亮,俯身看似乎近在手边,仰望时又觉得月光更加明亮,这种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潆澜浮片玉,散影成双蛾”则进一步描写了江波上的月影,将其比作玉和蛾眉,增添了诗意的美感。最后两句“渐与浮云隔,无为掩薜萝”,写月亮渐渐被浮云隔开,诗人希望它不要被隐者居所的薜萝遮挡,流露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江月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