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夕戏作艳曲

浣沙溪上纻罗轻,少小吹笙学凤鸣。 近水荷花贪并蒂,依人燕雀羡双成。 舞长自喜迎仙袂,烛灭何须绝客缨。 已遣风光牵宿醉,独无凉雨解新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浣(huàn)沙溪:本是一条溪流的名称,后也用作词牌名,这里指溪边的意思。
  • 纻(zhù)罗:苎麻织成的布或衣料。
  • 并蒂: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或男女情意绵绵。
  • 燕雀:一种小型鸟类,这里用来形容依人的、平凡的。
  • 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这里借指美好的伴侣。
  • 袂(mèi):衣袖。
  • 酲(chéng):喝醉了神志不清,这里指酒意未消。

翻译

在溪边,穿着轻柔的苎麻衣物,年少时学习吹笙,其声宛如凤鸣。靠近水边的荷花贪恋着并蒂生长,依人的燕雀羡慕着成双成对。长袖舞动,自然地迎来如仙的衣袖飘飘之感,蜡烛熄灭了,又何须断绝客人的帽带呢(比喻为何要停止欢乐呢)。已经让美好的风光牵引着昨夜的沉醉,却唯独没有清凉的雨水来解除新的酒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浣沙溪”“纻罗轻”“少小吹笙学凤鸣”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氛围,展示了年少时的美好与纯真。“近水荷花贪并蒂,依人燕雀羡双成”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将荷花和燕雀的情感赋予人类的情感,表现了对美好爱情和陪伴的向往。“舞长自喜迎仙袂,烛灭何须绝客缨”则描述了人们在欢乐中的尽情舞动,以及对快乐的执着追求。最后两句“已遣风光牵宿醉,独无凉雨解新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即没有清凉的雨水来消除酒意,暗示着对某种解脱或清新的渴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传达出夏日傍晚的独特韵味和人们复杂的情感。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