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登白云峰听泉声

才听泉声意已清,向来滴溜为谁鸣。 眼中尘绪飘然尽,杖底芒鞋飒欲轻。 商皓茹芝终入汉,箕由洗耳亦求名。 一杯淡水神仙福,不许时人僭濯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滴溜:快速地流淌、滴落,读音为(dī liū)。
  • 尘绪:世俗的烦恼和思绪。
  • 芒鞋:用芒草编织的鞋子,这里泛指草鞋。
  • :形容风声,这里指轻快的样子。
  • 商皓:商朝末年的隐士,周武王曾请他出山,但他不愿意,与伯夷、叔齐一同隐居。
  • 茹芝:吃灵芝。传说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居时曾采芝而食。
  • 箕由:即许由,传说尧帝想把天下让给他,他认为这话玷污了他的耳朵,就到颍水去洗耳。

翻译

刚听到泉水的声音,心意就已经变得清净,这一直以来快速流淌的泉水是为谁而鸣响呢? 眼中的世俗烦恼飘然散尽,拄着的拐杖底部,草鞋也似乎轻快得要飘起来。 商山四皓采食灵芝最终还是进入了汉朝为官,许由洗耳也是为了求得名声。 一杯清淡的水就是神仙般的福气,不允许时下的人超越本分地来洗濯帽缨(表示不允许他们超越自己的本分来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以听泉声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和对淡泊宁静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泉声让诗人心意清净,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泉声中的感受,世俗的烦恼渐渐消散,身心变得轻快。然后,诗人通过商皓和箕由的典故,讽刺了那些表面上追求隐逸,实则沽名钓誉的人。最后,诗人以一杯淡水为喻,强调了自己对简单、纯粹的幸福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追求虚荣和名利的人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富有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