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诗
注释
- 星罗:像星星那样罗列分布。
- 像物:宛如各种物体的形象。
- 屏嶂:像屏风一样的山峰。(嶂,zhàng)
- 笔格:笔架。
- 棱削:棱角分明且锐利。
- 海螺:这里指山的形状像海螺。
- 玉笋:形容山峰形似竹笋。
- 石罅(xià):石头的缝隙。
- 旁礴:混同融合。(礴,bó)
- 深粹:深厚纯粹。
- 奠位:确定位置。
- 黾勉(mǐn miǎn):努力,勉力。
- 浯溪颂:指唐代元结撰写的《大唐中兴颂》,刻于浯溪石崖上。
翻译
桂山是多么奇特啊!山峰山峦从平地上拔起。 山峰星罗棋布数百里,形状宛如各种物体,各不相同。 排列的柱子高耸入空,环绕的山峰像屏障一样翠绿。 山尖像笔架一样精巧,山棱如剑般锋利。 有的山峰像海螺争相展现新奇,有的山峰如玉笋一同呈现祥瑞之象。 重重山岩呈现出万千景象,深深的山洞能容纳百余人骑马通过。 像河变成桥的形状仍然存在,关卡迁移但门尚未关闭。 还有很多怪异的形状,没有什么事物可以用来比喻。 石头缝隙中流淌出寒冷的泉水,清脆的响声更显幽静雅致。 即使画笔再精妙,要描绘这样的图画也实在不容易。 遥想天地开辟之时,清气浊气各自确定了位置。 精华奇妙地凝结在一起,混同融合又隐藏着深厚纯粹。 洪水滔天奔流,堆积的泥土每日都在消减坠落。 而桂山却岿然不动,参差错杂像是有人精心布置的。 儒家先贤们游历得多,书籍中对此也有题识记载。 仙都和雁荡的景色,在比较之下也要稍逊一筹。 才知道这天地间的桂山,奇特绝妙再无第二处。 可惜它处在荒凉偏远之地,世人很少来瞻仰观看。 我惭愧自己只是个书生,承担着守卫边疆的职责。 率领军队平定百越,努力之下幸运地完成了任务。 我天性喜爱游山玩水,但受到束缚不能如愿。 所以这样美好的胜景,六年才得以到来一次。 令人惊叹不已,心神震撼,想要离开却又默默铭记。 不只是欣赏自然景观,也想要增长自己的仁德和智慧。 何况正逢清明盛世,道德教化广泛传播。 九州的百姓安心耕种,四海之内平息了战火。 趁着空闲来此游览观赏,官员们也都纷纷前来。 一起享受这片刻的快乐,心中感激能有这样的时光。 挥笔写下这首新诗,在崖壁上刻下深刻的文字。 不是要追赶浯溪颂的成就,只是想稍稍补充桂林的方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桂山的奇特景观和雄伟气势。诗人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比喻,如“星罗数百里”“列柱擎空高”“海螺争献新,玉笋并呈瑞”等,展现了桂山的千姿百态。诗中还提到了桂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自己对桂山的喜爱和对盛世的感慨。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写桂山的奇景,再追溯其形成的原因,接着表达对桂山地处偏远的遗憾,然后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最后强调游览桂山的意义。在描写景物时,诗人不仅注重外形的描绘,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的欣慰之情,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韩雍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次长沙赠王彦卿司马 》 —— [ 明 ] 韩雍
- 《 题家藏夏仲昭竹 》 —— [ 明 ] 韩雍
- 《 近得文儿书报数年间置有田若干亩予窃自念平生宦拙未尝有私积遗文惟南京常禄付文置产亦未必遽能得如此之多诚吾儿干蛊才优节缩日用所致也昌黎先生尝曰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吾今有所归志可遂矣喜甚赋诗美之且期望之 》 —— [ 明 ] 韩雍
- 《 寄弋阳致政李少卿四首 》 —— [ 明 ] 韩雍
- 《 庆朱良德寿五十 》 —— [ 明 ] 韩雍
- 《 刘文介公冢子贡士节入广校雠文介集事竣还乡予出公榜中年最少辱公最知爱且重节之为人操履学识绰有父风故作诗壮其行 》 —— [ 明 ] 韩雍
- 《 赠罗郎中还京 》 —— [ 明 ] 韩雍
- 《 谢抚宁伯惠鱼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