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约邃谷子饮邃谷子游胜果寺余二人不能从

昨宵风雨是重阳,满地黄花笑客忙。 飘泊遥怜知已在,登临谩逐野僧狂。 白衣负我东篱约,乌帽从渠短发苍。 湖上秋光未零落,不妨小艇载清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邃谷子:作者的朋友。
  • 黄花:菊花。
  • 飘泊:比喻生活不固定,四处奔走。
  •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 谩逐:随意跟随。
  • 野僧:山野僧人。
  • 白衣:这里指平民,未能赴约的作者自指。
  • 东篱约:指在东篱下赏菊的约定。
  • 乌帽:黑色帽子,这里指友人邃谷子。
  • 从渠:任凭他。
  • 清觞(shāng):指美酒。

翻译

昨天夜里风雨交加,可这正是重阳节,满地菊花绽放,似乎在嘲笑我这个忙碌的过客。我漂泊在外,心中欣慰的是还有知己存在,可他登临胜果寺,随意地跟着山野僧人尽情游玩,而我和另一人却不能同往。我这个平民违背了在东篱下一同赏菊的约定,而他戴着乌帽,任凭自己短发已苍白。湖上的秋光还没有完全消逝,不妨乘小艇载着美酒畅饮一番。

赏析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风雨中的黄花、自己的漂泊之感以及对未能赴约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昨宵风雨”和“满地黄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略带萧瑟的氛围,同时“笑客忙”又透露出一种自嘲和无奈。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知己的思念和对自己不能同游的惋惜。“白衣负我东篱约”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违背约定的愧疚,而“乌帽从渠短发苍”则描绘了友人的形象,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最后两句,诗人以湖上秋光未零落为背景,提出乘小艇载美酒畅饮的想法,体现了一种豁达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