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罗少参

· 钟芳
鸣琅步天阙,赫若声光驰。 东平得良辅,早酬明主知。 分牧佐南荒,慈和诞敷施。 旁诹历岩曲,炎熇濯清漪。 忽投簪绂去,偃蹇江之湄。 孤标振名流,寿乐理亦宜。 遽然杳仙驭,遗音嗣灵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琅:指玉佩撞击的声音,这里比喻美好的声誉。(“琅”,读作“láng”)
  • 天阙:指宫廷,也可指京城。
  • :显著,盛大。
  • 声光驰:声名和荣耀传播。
  • 东平得良辅:借用汉代东平王刘苍获得贤良辅佐的典故,比喻得到优秀的助手。
  • :实现,报答。
  • 明主知:明智的君主的赏识和知遇。
  • 分牧:分别管理。
  • :辅佐。
  • 南荒:南方荒凉边远的地区。
  • 慈和:仁慈温和。
  • 诞敷施:广泛地施行。
  • (“诹”,读作“zōu”):咨询,询问。
  • 岩曲:山岩曲折处。
  • 炎熇(“熇”,读作“hè”):炽热,炎热。
  • :洗。
  • 清漪:清澈的水波。
  • 投簪绂:指弃官。簪,冠簪;绂,丝制的绶带,古代官吏用以系印的丝带,借指官职。
  • 偃蹇:困顿,窘迫,这里指退隐。
  • 江湄:江边。
  • 孤标:突出的标志,这里指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风范。
  • 遽然:突然。
  • 杳仙驭:如同仙人般离去,指去世。
  • 遗音:指死者留下的言论、声名等。
  • :继承,延续。
  • 灵辉:灵光,光辉。

翻译

声誉美好如佩玉之声响于宫廷,声名和荣耀显著传播。 在东平得到优秀的辅佐,早早报答了明主的知遇之恩。 分别去管理辅佐南方边远之地,仁慈温和的品德广泛施行。 向各方咨询遍历山岩曲折之处,炎热中在清澈的水波中清洗。 忽然弃官离去,退隐在江边。 高尚的品格成为名流的楷模,长寿和有道德的人生按理也是适宜的。 突然如同仙人般离去,留下的声名继承着光辉。

赏析

这首诗是对罗少参的赞颂和怀念。诗的开头描绘了罗少参的美好声誉和显著成就,他得到了明主的赏识,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接着描述了他在南荒之地辅佐治理的功绩,他的仁慈和施政的广泛影响。然而,他却突然弃官隐退,退居江边。诗中对他的高尚品格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他是名流的楷模,他的长寿和道德的人生是理所应当的。最后,诗表达了对他突然离世的悲痛和对他留下的声名的敬仰,认为他的光辉将继续传承。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罗少参生平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钟芳

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