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中大司马王公寿篇
注释
- 瀍(chán)涧:指瀍水和涧水。
- 嵩高:嵩山之高。
- 元:本来。
- 逸:超越常人。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蓟(jì)门:指古蓟门关。
- 艰虞:艰难忧患。
- 宵旰(gàn):指帝王勤于政事。
- 冰蘖(niè):指寒苦而有操守。
- 耆(qí)英:年高望重者。
- 耽:沉溺,入迷。
- 恬澹:亦作“恬淡”,清静淡泊。
- 黄精:一种中药草,古人认为久服可轻身延年。
- 升沉:盛衰,升降。
- 浮邱:传说中的仙人。
- 子晋:王子乔的字,神话人物,擅长吹笙,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
翻译
瀍水和涧水围绕着王城,嵩山的高大使汉京更为壮观。河山本来就地势优越,灵秀之美是自然造就的。才华出众因而早早获得高官显爵,建立诸多功绩以至于头发都变白了。在蓟门关曾选拔将领,在秦塞之地长久地了解兵法。月色照亮尚书省,寒霜使骠骑营显得更加森严。在艰难忧患中扶持国家的步伐,从帝王勤于政事中可见其忧国之情。自身怎会因尘世的奔波而疲倦,内心依然如寒苦中有操守般清正。在朝廷中为国家的长远规划出谋献策,是支撑两朝的柱石,声名远扬。不辜负那些一同游山玩水的朋友,更加坚定如松柏桂树般的同盟情谊。在周田安稳地经营着旧业,在洛社聚集着年高望重的人。趁着醉意写诗笔力雄健,能够书写时眼神明亮。在绿野中流连忘返,安然淡泊喜爱黄精。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盛衰,应该将著书立说的声名隐藏起来。在秋季带着手杖出行,在二室山打算炼成丹药。忽然降下像浮邱一样的仙人之鹤,还听到了子晋吹笙的声音。当举起酒杯谈论宝贵的秘诀时,夜色已经很深,星辰横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位显赫、功绩卓著的王公的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超脱心境。诗中通过对王城的地理环境、王公的才华功绩、为国操劳的精神以及他的闲适生活和追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宏大而又富有意境的氛围。
首联描述了王城的壮丽地势,为后文描写王公的伟大奠定了基础。颔联强调了王公的才华和功绩,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天赋与努力的结果。颈联和颔联则进一步展现了王公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他的清正廉洁和坚守操守。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王公在功成名就后的闲适生活,他与友人相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同时也不忘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最后,诗以一种神秘的氛围结尾,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表现了王公的伟大形象,又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谢榛
谢榛的其他作品
- 《 秋暮登九龙山 》 —— [ 明 ] 谢榛
- 《 立秋先一夜同吴峻伯孙文揆徐汝思李于鳞王元美五比部登城得秋字 》 —— [ 明 ] 谢榛
- 《 庚戌八月二十二日恭闻奉天殿视朝 》 —— [ 明 ] 谢榛
- 《 新乡城西昔送李学宪于鳞至此感怀 》 —— [ 明 ] 谢榛
- 《 暮秋夜雨同温纯甫方敏之集吕子性书斋对菊 》 —— [ 明 ] 谢榛
- 《 法云篇送芜上人访吴楚真僧 》 —— [ 明 ] 谢榛
- 《 还峰卷为宋太守德完题 》 —— [ 明 ] 谢榛
- 《 送别吴景伯李光卿吴子哲三考官 》 —— [ 明 ] 谢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