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篇呈孔丈

· 谢榛
客居寥落天积阴,其奈二毛愁复侵。 东篱有花白衣至,菊花恨不栽成林。 糟床雨声夜彻耳,醅瓮春色时关心。 昨梦长江变绿酒,茫茫不知几许深。 倒吞明月荡豪兴,下有蛟龙那敢吟。 屈原李白莫相笑,肯与尔辈俱浮沈。 醒者醉者怀不同,我狂独在醒醉中。 百年形骸匪金石,讵可一日无春风。 燕台梁园旧游处,好客迩来惟孔融。 太行山头共俯仰,人间谁识真英雄。 几醉良宵感秋别,大火自西人自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寥落(liáo luò):寂寞,冷清。
  • 二毛:头发斑白,指上了年纪。
  • 东篱:东边的篱笆,后多借指菊圃。
  • 白衣:平民,这里可能指没有功名的人。
  • 醅瓮(pēi wèng):酒瓮。
  • 讵可(jù kě):岂可。

翻译

我客居在此,天气阴沉冷清,怎奈我已渐老,忧愁再次侵袭。东篱边有菊花,像平民般来到,只遗憾菊花没能栽种成林。夜晚糟床的雨声清晰地传入耳中,酒瓮中的春色时刻挂在心头。昨晚梦见长江变成了绿酒,茫茫一片不知有多深。我倒吞明月,激荡起豪迈的兴致,水下有蛟龙,我哪敢吟唱。屈原和李白不要嘲笑我,肯和你们这些人一同沉浮。清醒的人和醉酒的人想法不同,而我狂放地处在清醒与醉酒之间。百年人生,身体并非金石,怎能一天没有春风般的快意。燕台和梁园是昔日游玩的地方,近来好客的只有孔融了。在太行山头一同俯仰天地,人世间谁能真正辨识英雄。几次在美好的夜晚醉酒,感受着秋天的离别,大火星从西边落下,人却要各自向东。

赏析

这首诗以客居的情境开篇,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忧愁,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菊花、雨声、酒瓮等景象,烘托出一种深沉的氛围。诗人在梦中将长江想象成绿酒,展现出其豪放的想象力和豁达的心境。同时,诗人提到屈原和李白,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流露出愿与他们一同沉浮的情感。诗中还探讨了清醒与醉酒的不同心境,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最后,诗人回忆起昔日的游玩之地,感慨世间英雄难识,又在秋别的情境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