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主事谢芳
戍边蕃将远移家,劳君将命来天涯。
天涯瘴疠人共恶,君来不见兴咨嗟。
君才落落人中杰,不学时人附炎热。
作官自是有贤名,奉使尤能守清节。
匆匆聚首便趣装,画船挝鼓辞五羊。
滇阳峡里夜可渡,红梅关上秋空防。
太平气象君都见,莫似常年浪兢战。
且须游览锦衣乡,还应归奏金銮殿。
殿头元老多故人,相见为我道情真。
谫才不堪胜重寄,只愿归老江湖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戍边(shù biān):戍守边疆。
- 蕃将(fān jiàng):古代对外族将领的称呼。
- 瘴疠(zhàng lì):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
- 咨嗟(zī jiē):叹息、慨叹。
- 落落:形容人的举止潇洒自然。
- 趣装:速整行装。
- 挝鼓(zhuā gǔ):击鼓。
- 滇阳峡:地名。
- 浪兢战:指战乱不断。
- 谫才(jiǎn cái):浅薄的才能。
- 金銮殿:唐朝宫殿名,后人用金銮殿代指皇宫中的正殿。
翻译
戍守边疆的外族将领要远离家乡,劳烦您接受使命来到这天涯之地。 天涯这地方的瘴疠之气人人都厌恶,您来了却看不到这种情况而叹息感慨。 您的才能出众是人群中的豪杰,不像时下的人趋炎附势。 做官自然有好的名声,奉命出使尤其能保持清正廉洁的节操。 匆匆相聚后您就赶忙整理行装,乘坐画船击鼓辞别五羊城。 滇阳峡夜里可以渡过,红梅关在秋天要空防。 太平的景象您都会看到,不要像常年那样处于战乱动荡之中。 暂且应该去游览那锦衣乡,回来后还应该向金銮殿上奏。 殿头的元老们有很多是我的故人,相见时替我传达真实的情意。 我才疏学浅难以胜任重任,只希望能回到江湖之滨终老。
赏析
这首诗是韩雍送别主事谢芳时所作。诗中先写谢芳奉命前往边远之地,对那里的恶劣环境表示担忧。接着赞扬了谢芳的才华和品德,称他不趋炎附势,为官有贤名,出使能守节。然后描述了谢芳匆忙出发的情景以及他行程中的一些地点。诗中还表达了对太平景象的期望,希望谢芳能将所见所闻如实上奏。最后,韩雍表示自己才学浅薄,不堪重任,只愿归老江湖。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也流露出自己的一些感慨。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通过对谢芳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正直、有才华的官员形象。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题行台喜雨堂 》 —— [ 明 ] 韩雍
- 《 倚韵奉答赵中书昂二首 》 —— [ 明 ] 韩雍
- 《 去岁余与窗友赵伯颙同外补五月十有二日予至钱塘宿斋吴山而伯颙已先至因来叙话夜分始别匆匆一载矣兹予统师南征经伯颙之邻封伯颙亦来犒师亦以是日会于浔阳两情相对喜而复感而伯颙又亟欲别去予因口占三绝以赠 》 —— [ 明 ] 韩雍
- 《 祁阳道中次韵三首答薛司徒 》 —— [ 明 ] 韩雍
- 《 成化己丑九月八日乡友朱良德邀武功徐阁老暨祝大参维清刘佥宪廷美游石湖诸公联句成章良德恳求予和故倚韵和之 》 —— [ 明 ] 韩雍
- 《 送鸿胪寺邓主簿送安南使臣事竣还京师 》 —— [ 明 ] 韩雍
- 《 松轩为陈詹事安简乃弟题 》 —— [ 明 ] 韩雍
- 《 梦萱堂为李总兵震题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