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挽王处士

钧天梦破世缘轻,永息庵题身计成。 久向丹丘探要诀,懒从欲界恋浮荣。 谁能却老兼怡老,君实尊生更达生。 一任玉棺来早晚,陶公先听挽歌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钧天:神话中天上的中央之天,也指天帝所居的地方。(“钧”读音:jūn)
  • 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欲界:佛教中指有欲望、有情感的众生所居的世界。
  • 浮荣:虚荣,表面的荣耀。
  • 却老:防止衰老。
  • 怡老:使老人心情愉快。
  • 尊生:尊重生命。
  • 达生:通达生命的真谛。

翻译

在梦中仿佛打破了通往天界的阻碍,世间的缘分也变得轻薄了,在永息庵题字表明自己的人生规划已经完成。 长久以来向神仙居住的地方探寻关键的秘诀,懒得在充满欲望的世界里留恋表面的虚荣。 谁能够既防止衰老又能使自己心情愉悦地老去,您确实是尊重生命且更能通达生命的真谛。 任由那装殓的玉棺早晚到来,就像陶公一样先听着那挽歌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对王处士的一种赞颂和思考。诗的开头通过“钧天梦破”和“世缘轻”表达了对世俗缘分的超脱态度,以及在永息庵题字象征着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接下来描述了王处士对神仙之境的追求和对世俗虚荣的不屑。“谁能却老兼怡老,君实尊生更达生”这两句,强调了王处士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真谛的通达,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境界。最后一句以“一任玉棺来早晚,陶公先听挽歌声”结尾,体现了一种对生死的坦然和豁达。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王处士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