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伯膺归会稽

四明游客清且狂,被服丽藻盛文章。幽兰佩结扬芬芳,黄金作间饰琳琅。 云霞绚烂旭日光,宝剑照辉芙蓉霜。酒酣起舞意飞扬,愿蹴昆崙蹋大行。 雄谈伟辨势莫当,巨涛倒泻三峡长。经文纬武不可量,流风馀馥薰众良。 圯上之术开子房,鬼谷秘授苏与张。南游庾岭访仙羊,群公愿交意匪遑。 篇章酬酢谁者倡,诗成人竞誇袁郎。罗浮山色归奚囊,何必顾羡陆贾装。 即今行急乡思忙,金风萧瑟木叶黄。衣冠祖道满河梁,愿君努力期劻勷。 勿学贺老空徜徉,丰城久闭腾光芒。斗间紫气占非常,老骥伏枥转昂藏。 羊肠遍历如康庄,异时相思托雁翔,缄书遥寄长不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
  • 会稽(kuài jī):古郡名,今浙江绍兴。
  • 丽藻:华丽的文辞。
  • 琳琅(lín láng):美玉,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
  • 昆崙(kūn lún):昆仑山。
  • 大行(dà háng):山脉名,即太行山。
  • 纬武:指以武功为纬。
  • 流风馀馥(liú fēng yú fù):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和香气。
  • 薰众良:熏染众多的良善之人。
  • 圯上之术(yí shàng zhī shù):指张良在圯上得到黄石公传授的兵法。圯,桥。
  • 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 酬酢(chóu zuò):宾主互相敬酒,泛指应酬。
  • 奚囊:诗囊。
  • 陆贾装:指行装简单。
  • 劻勷(kuāng ráng):急迫不安的样子;惶遽。此指帮助、辅助之意。
  • 昂藏(áng cáng):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

翻译

四明山来的游客清雅而豪放,穿着华丽的服饰,文章也写得美妙。身上佩戴着幽兰结成的佩饰,散发着芬芳,用黄金作间隔装饰着美玉,光彩夺目。 云霞绚烂如旭日的阳光,宝剑的光芒映照像芙蓉上的寒霜。喝酒喝到畅快时起身起舞,意气飞扬,希望能登上昆仑山,踏上太行山。 雄辩高谈,气势无人能挡,滔滔言论如巨大的波涛倾泻,像三峡的水一样悠长。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才能,留下的风尚和品德能熏染众多良善之人。 圯上老人传授的兵法开启了张良的智慧,鬼谷子秘密传授给苏秦和张仪。到南方的庾岭去拜访仙羊,众人都愿意与他交往,心意急切。 在应酬唱和中,谁是发起者呢?诗作写成后,人们都争相夸赞袁郎。罗浮山的景色都被收入了诗囊,又何必羡慕陆贾那样简单的行装。 如今行程紧急,思乡之情也变得急切,秋风萧瑟,树叶枯黄。在道路旁举行送别仪式,人们挤满了河桥,希望你努力,期待你能有所作为,给予帮助。 不要学贺知章那样空自徘徊,丰城的宝剑长久封闭后也会闪耀光芒。星斗之间的紫气显示出非同寻常,老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却依然气宇不凡。 走过的羊肠小道都如同康庄大道,以后若是思念,就托付大雁传信,写好书信远远寄去,永远不会忘记。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上桂为送袁伯膺归会稽而作,对袁伯膺的才华、气质和抱负进行了赞美。诗中用了大量的形象和比喻,如“幽兰佩结扬芬芳,黄金作间饰琳琅”“云霞绚烂旭日光,宝剑照辉芙蓉霜”等,展现了袁伯膺的风采和魅力。同时,通过“愿蹴昆崙蹋大行”“雄谈伟辨势莫当”等描述,表现了他的远大志向和非凡才能。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如张良、苏秦、张仪等,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