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同年关德甫吴用潜成进士

王阳初应仕,贡禹喜弹冠。 意气久结纳,清芳契若兰。 曾为比翼鸟,相将拭羽翰。 斯雄既高蹈,矫迹入云端。 彼雌复何为,嘤鸣求其欢。 出处虽偶异,形骸元共观。 高梧瞻凤集,巨海想鹏抟。 攀附诚所愿,光辉照我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阳:汉代人王吉,字子阳,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表示二人志趣相投。
  • 贡禹(gòng yǔ):字少翁,西汉大臣。
  •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 结纳:结交。
  • 清芳:清雅的芳香,此处喻指美好的品德。
  • :契合,投合。
  • 若兰:像兰草一样,兰草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 羽翰(yǔ hàn):翅膀,此处喻指才能。
  • 高蹈:指远走高飞,去施展抱负。
  • 矫迹:高卓的行迹。
  • 嘤鸣(yīng míng):鸟叫的声音,喻指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或伴侣。

翻译

王阳刚踏上仕途,贡禹就高兴地准备出仕。我们意气相投,长久地结交,品德美好如兰草般高洁契合。我们曾如同比翼鸟,一起整理自己的羽翼准备高飞。这位雄才已经远走高飞,高卓的行迹升入云端去施展抱负。那雌鸟又该如何呢?只能鸣叫着寻求自己的欢乐。虽然我们的出仕之路偶尔有所不同,但身体和心灵原本是共同的观念。高大的梧桐树上凤凰聚集,广阔的大海中想到鹏鸟展翅高飞。攀附(指依附有才能的人)确实是我所希望的,希望光辉能先照耀到我。

赏析

这首诗以王阳和贡禹的故事起兴,表达了诗人与同年关德甫、吴用潜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理想抱负。诗中用比翼鸟的形象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他们相互支持、共同追求的精神。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他们各自的发展道路,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内心观念是一致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光明前途的渴望和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用典恰当,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