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阻风夜泊剑江龙雾洲述怀十二韵三月四日也

· 韩雍
积霖殆三旬,阴云不能扫。 深江浩无涘,滔滔走黄潦。 怒风长号鸣,排空雪山倒。 东作已逾时,耕子心悄悄。 百谷未始播,平畴尚丰草。 农事或荒废,生民曷温饱。 蹇予德浅薄,致此灾沴兆。 惕焉发深省,中怀自忧懊。 谁能补天漏,捧出日杲杲。 雨旸允时若,稼穑遂坚好。 维舟坐终夜,无计叩穹昊。 古闻诚可格,我但精意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积霖:长时间连续下雨。(霖:lín)
  • :大概,几乎。
  • 三旬:三十天。
  • :水边。(涘:sì)
  • 黄潦:浑黄的积水。
  • 东作:指春耕。
  • 耕子:耕田的人。
  • 悄悄:忧愁的样子。
  • 百谷:谷类的总称。
  • 平畴:平坦的田地。
  • :何,怎么。
  • :表示不顺利,艰难。(蹇:jiǎn)
  • 沴兆:灾难的预兆。(沴:lì)
  • 惕焉:警惕的样子。
  • :反省。
  • 中怀:内心。
  • :烦恼,悔恨。
  • 天漏:形容雨量大,好像天漏了一样。
  • 杲杲:形容太阳明亮的样子。(杲:gǎo)
  • 雨旸:雨天和晴天。(旸:yáng)
  • 时若:指晴雨时节顺应天时。
  • 稼穑: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穑:sè)
  • 维舟:系船停泊。
  • 穹昊:苍天。

翻译

连续下雨大概有三十天了,阴云一直不能消散。深深的江水广阔无边,滔滔的水流变成了浑黄的积水。狂风怒号,声音响彻天空,像要把雪山吹倒一样。春耕已经过了时节,耕田的人心里充满忧愁。各种谷类还没有开始播种,平坦的田地里还长满了茂盛的野草。农事或许会被荒废,百姓怎么能有温饱呢?我德行浅薄,导致了这场灾难的预兆。我警惕地进行深刻反省,内心充满了忧愁和懊悔。谁能够补好天空的漏洞,捧出明亮的太阳呢?雨天和晴天如果能顺应天时,农作物就能长得坚实良好。我整夜停船坐着,没有办法向苍天祈求。古人说诚心可以感动上天,我只有诚心诚意地祈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带来的困扰,以及作者对此的忧虑和反思。诗的开头通过“积霖殆三旬,阴云不能扫”描绘了阴雨连绵的景象,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接着,“深江浩无涘,滔滔走黄潦。怒风长号鸣,排空雪山倒”进一步渲染了恶劣的天气状况,表现出大自然的威力和人们的无奈。作者关注到春耕时节已过,农事可能荒废,百姓的温饱成了问题,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切。诗中,作者还对自己的德行进行了反思,认为这场灾难是自己德行浅薄所致,这种自我反省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最后,作者表达了希望天气能够顺应天时,农作物能够丰收的愿望,同时也只能通过诚心祈祷来寻求上天的帮助,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民生问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