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庚午客中中秋有感去岁此日有土木之变鸾舆未复

· 韩雍
客里中秋忆去年,望云遥拜泪潸然。 唐人未睹朝仪复,汉将谁扶国步颠。 借问几人随幸辇,空传一雁到冰天。 凄凉最是今宵月,莫向千门万户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景泰:明朝朱祁钰的年号。
  • 庚午:这里指景泰元年(1450年),农历为庚午年。
  • 客中:指作客他乡。
  • 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 鸾舆:帝王的车驾,代指皇帝。
  •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
  • 国步:国家的命运。
  • :倾倒,此处指处于危险的境地。
  • 幸辇:皇帝的车驾,借指皇帝。

翻译

在他乡过中秋想起去年今日,遥望天边的云彩,恭敬地叩拜,泪水潸然而下。 唐朝人没有看到朝廷礼仪恢复,汉朝的将领谁能扶持国家命运脱离危险呢? 试问有几人跟随皇帝的车驾,只听说一只大雁飞到了冰天雪地之处。 最凄凉的是今晚的月亮,不要向着千家万户团圆的地方圆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佳节,身处他乡时所作,表达了对去年“土木之变”的悲痛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的首联通过“忆去年”和“泪潸然”,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之情。颔联则用“唐人未睹朝仪复,汉将谁扶国步颠”,表达了对朝廷局势的忧虑,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困境。颈联通过“借问几人随幸辇,空传一雁到冰天”,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处境的艰难和消息的传递不畅。尾联“凄凉最是今宵月,莫向千门万户圆”,以景结情,将凄凉的心境与团圆的月亮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悲凉,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