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邦臣:这里指前往安南的使臣。
- 大荒:边远荒凉的地方,此指安南。
- 北极:北方,亦可指朝廷。
- 商颂:《诗经》中三颂之一,内容多为歌颂商朝先王的功业。此处的“歌商颂”表示对朝廷的歌颂。
- 南薰:指从南面刮来的风,也可象征南风之德。
- 越裳:古南海国名,这里借指安南地区。“操越裳”指以仁义之德感化安南地区。
- 皇风:皇帝的教化。
- 海宇:国内天下。
- 星凰:星宿和凤凰,喻指杰出的人才。
- 俄:不久,短时间。
翻译
我送安南使臣远行至边远荒凉之地,他只带着书卷和琴囊。回首遥望北方的朝廷,心中唱起对朝廷的颂歌;坐在南风吹拂之处,心怀以仁义感化安南的志向。万里之内皇帝的教化使天下清明,中原的杰出人物如星宿和凤凰般闪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刚刚相会不久就又要分别,梦中都萦绕着皇帝的威严和朝廷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既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又表达了对朝廷的歌颂和对国家的期望。首联通过描写使臣携带的物品,展现出其文人雅士的风范。颔联中“回瞻北极歌商颂”表达了对朝廷的敬意和忠诚,“坐对南薰操越裳”则体现了希望以仁德感化外邦的理想。颈联写出了皇帝的教化对国家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原人才的杰出。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不舍和对朝廷的思念。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典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送松江黄郎中琮广西审刑竣事还京 》 —— [ 明 ] 韩雍
- 《 挽国子邹检讨 》 —— [ 明 ] 韩雍
- 《 陈缉熙修撰先陇十咏 其四 穹窿云气 》 —— [ 明 ] 韩雍
- 《 成化七年秋八月自梧州出巡至平乐历诸险滩悯舟子劳甚感叹有作手书于郡学示知音者 》 —— [ 明 ] 韩雍
- 《 挽薛亚卿父 》 —— [ 明 ] 韩雍
- 《 天顺癸未夏大司空南宫白公省堂之后以盆池植莲数本六月中旬有花亭亭出水间世传植莲须谷雨前过此而植则无花惟此莲五月才植今已相次盛发而初发一朵尤高洁可爱异于常品他公馆寓第虽先谷雨而植者犹未有花是诚司空公之贤超越群辈故造物者先时发此以彰美之况公以忠清刚正简在圣衷年逾强仕已峻擢柄用若此异时进台衡掌钧轴展大谋猷建大勋业以俪美古之大贤君子不卜可知是又必宰造化者预以此而示兆也前监察御史孟端之子公乘暇具酒肴延太子少保大司马马公亚卿薛公王公霍公同赏雍沗年末亦获滥预用赋七言近体诗二章纪一时之盛且留为他日之美谈 》 —— [ 明 ] 韩雍
- 《 雨阻游期答余同寅韵 》 —— [ 明 ] 韩雍
- 《 赠乡郡丘太守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