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端溪尚书

四十年前春进士,交情今见旧陈雷。 青襟绿鬓游燕阁,皓首苍颜上凤台。 新句每裁秋夜月,素心同看岁寒梅。 衰余已上求归疏,如子还酬济世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襟:青领,学子之所服,借指学子。“襟”读音为“jīn”。
  • 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形容年轻貌美。“鬓”读音为“bìn”。
  • 燕阁:指供宴饮游乐的宫阙楼阁。
  • 皓首:白头,指年老。“皓”读音为“hào”。
  • 苍颜:苍老的容颜。
  • 凤台:泛指华美的楼台。
  • 素心:心地纯洁。

翻译

四十年前我成为春试考中的进士,如今我们的交情还如旧友陈雷那般深厚。当年穿着学子服、有着乌黑鬓发的我们在宴饮游乐的宫阙楼阁游玩,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登上了华美的楼台。我们在秋夜的月光下每每创作出新的诗句,怀着纯洁的心灵一同观赏在寒冬中绽放的梅花。我已渐趋衰老,呈上了请求辞官归家的奏疏,而你还能施展拯救世事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韩邦奇写给端溪尚书的作品,诗中通过回忆过去和描述现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首联回忆四十年前的进士经历,强调了友情的长久和深厚。颔联则通过对比年轻时的青襟绿鬓和如今的皓首苍颜,展现了时光的流逝。颈联描述了他们在秋夜月下调诗赏梅的情景,体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和纯洁的心灵。尾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因衰老而求归的心境,同时对端溪尚书的济世才能表示了赞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眷恋。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