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邀石泉大司寇

虚馆昼无事,秋光惊客心。 疏篱三径菊,斜日万家砧。 行役嗟归雁,幽情望远岑。 缶中有桑落,相对一豪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泉大司寇:石泉是人的字号,大司寇是官职,这里指某位担任大司寇的人。
  • 虚馆:寂静的馆舍。
  • 三径菊:指代隐士的家园,这里指菊花生长的地方。
  • 斜日:傍晚的太阳。
  • (zhēn):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
  • 行役:因公务而奔走在外。
  • (cén):小而高的山。
  • 桑落:古代美酒名。

翻译

在寂静的馆舍中白天没有什么事,秋天的景色让客人的内心感到惊讶。 稀疏的篱笆旁三径之地都开着菊花,傍晚的阳光下传来千家万户的捣衣声。 因公务奔走在外感叹着归雁,悠远的情思望向远处的山。 酒缶中有桑落美酒,相对而坐尽情豪迈地吟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的首联通过“虚馆”和“秋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愁的氛围。颔联以“疏篱三径菊”和“斜日万家砧”的画面,展现了秋日的特色,菊花的绽放和捣衣声的传来,增添了生活的气息。颈联中,诗人因行役在外而对归雁产生感慨,同时将幽情寄托在远方的山景上,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尾联则以“缶中有桑落,相对一豪吟”作结,在美酒相伴下豪爽吟诗,展现出诗人的豁达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将秋景与诗人的心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