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旅

赤叶萧萧下晚林,客舟暂系转愁深。 十年宦迹双蓬鬓,万里浮踪一破琴。 江阁风高悲旅笛,霜城日暮急秋砧。 邮亭寂寞逢村酒,独对黄花一醉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迹(huàn jì):指做官的经历、行踪。
  • 蓬鬓(péng bìn):头发散乱的样子,喻指奔波劳累。
  • 浮踪:四处漂泊的行踪。
  • (zhēn):捣衣石。

翻译

火红的树叶萧萧地从傍晚的树林飘落,客船暂时系泊,我的忧愁却更加深沉。十年的为官生涯,让我双鬓如蓬草般散乱,在万里的漂泊中,只有一把破旧的琴陪伴着我。江阁上风声高起,传来旅人的笛声,让人悲伤;霜雪覆盖的城边,日暮时分,急促的捣衣声响起。邮亭里寂寞无人,恰好遇到村中的酒,我独自对着菊花,一醉吟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里,羁旅在外的人的愁苦情景。首联通过“赤叶萧萧”和“客舟暂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颔联中“十年宦迹”和“双蓬鬓”表现了诗人多年为官的疲惫和沧桑,“万里浮踪一破琴”则突出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和内心的孤独。颈联通过“风高悲旅笛”和“日暮急秋砧”进一步烘托出羁旅之愁和对家乡的思念。尾联中,诗人在寂寞的邮亭中,以酒浇愁,对着黄花独醉吟哦,更显出他的孤独和苦闷。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沉,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感慨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